伊曼努尔·康德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曼努尔·康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康德」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康德 (消歧义)」。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 出生 (1724-04-22)1724年4月22日  普鲁士王国柯尼斯堡 (今 俄羅斯加里寧格勒) 逝世 1804年2月12日(1804歲-02歲-12)(79歲)  普鲁士王国柯尼斯堡 国籍  普鲁士王国 时代 18世纪哲學家 地区 西方哲學家 学派 唯心主義、康德義務主義 主要领域 形而上学、伦理学、认识论 著名思想 绝对命令、先验唯心主义、综合命题、本体 受影响于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鲍姆加登、莱布尼兹、斯宾诺莎、洛克、休谟、笛卡尔、卢梭 、牛頓、斯威登堡、歐幾里得 影响于 幾乎所有之後的西方哲學家,其中包括:叔本华、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萨特、胡塞尔、皮尔士、哈贝马斯、罗尔斯 签名 伊曼努尔·康德(德語:Immanuel Kant;德语发音:[ɪˈmaːnu̯eːl ˈ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1]。 并且影响后世,诞生了新康德主义。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2]。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1],被认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不少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1]。《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感性直观(经验)转化为知识的能力——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英语:Category (Kant))”),以及将知识外的理念(如上帝,心灵,自由)加以实践的能力——纯粹理性概念,都是理性的功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3] 他的認識論与倫理學分别是论证知识和道德的,他批判和吸收了英国经验主义(休谟、贝克莱)与欧陆的理性主义(主要是沃尔夫-莱布尼兹的理性传统),对德国唯心主义(费希特和黑格尔)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認識論與倫理學構成康德哲學的两大部分,前者关于「现象界」;后者关于「意志自由」是截然对立和二分的。两者的中介成为康德“批判哲学”的终结思,自然与自由的沟通和统一就在于《批判力批判》中。[3]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目录 1 生平 1.1 早年:1724-1746 1.1.1 家鄉 1.1.2 家世 1.1.3 教育 1.2 離鄉任教:1747-1756 1.3 返鄉任教:1755-1769 2 哲学思想综述 2.1 純粹理性批判 2.1.1 先天综合判断 2.1.2 先驗感性論 2.1.3 先驗邏輯論 2.1.4 先驗分析論 2.1.5 先驗辯證論 2.1.6 先驗方法論 2.1.7 知識論要義與其他 2.2 實踐理性批判 3 康德生前发表的著作 4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译 5 注釋 6 參見 7 參考文獻 8 外部链接 生平[编辑] 德國郵政發行的康德郵票 海涅在《德國宗教及哲學史概觀》中概括了康德的一生。 “ 記述康德傳記是困難的。為甚麼呢?因為他沒有生活,也沒有事件。他在柯尼斯堡閑靜偏僻的小路上,度過了機械地定規的差不多是抽象的獨身生活。…這個人外面的生活,和他那破壞的、粉碎世界的思想,是奇妙的對照!…思想界偉大破壞者康德,在恐怖主義上,是遠為羅伯士比爾所不及的。[4] ” 康德終生恪守書齋,從未參與任何重大的現實鬥爭。縱觀其一生,學術乃是生活中第一大事,餘皆庸常[5]。哲學自然是他至高的成就,不過其研究並不完全以之為主線。他畢生追求真理,不斷改進他的學說,使其更加精確,日益完美[6]。而這個無比豐富的精神世界就體現在個人著述和教學中。 早年:1724-1746[编辑] 柯尼斯堡市徽:3塊盾牌象徵克奈普霍夫(德语:Kneiphof)、柯尼斯堡老城(德语:Altstadt (Königsberg))和勒伯尼希特(德语:Löbenicht)的聯合 家鄉[编辑] 康德是柯尼斯堡最值得驕傲的兒子[7]。然而1724年4月22日清晨5點當他在普列戈利亞河上的克奈普霍夫(德语:Kneiphof)島(Kneiphof)降生之時[2],這座城市還尚未設立。直至6月13日,島上市鎮才正式與河北岸的柯尼斯堡老城(德语:Altstadt (Königsberg))和勒伯尼希特(德语:Löbenicht)併為一處[8]。 新城的規模和人口超過了首都柏林,是普魯士王國最大的城市[8]。與東普魯士其他城市一樣,儘管商路繁盛、產業興旺,但是受軍國政策拖累,居民生活困苦[9]。城中大學是波羅的海教育中心[8],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治下因大幅削減經費而導致學術水平下降[10]。 家世[编辑] 市民來自德語區全境,宗教改革引發遍及歐洲的異端迫害之後,也出現了外邦人[10]。康德的曾祖父就不會說德語,有波羅的海沿岸血統。祖父成為一名皮匠,把手藝傳授給康德的父親喬治,二人都擅長製作皮面馬鞍。喬治移居柯尼斯堡馬鞍匠大街(Sattlerstraße),與同樣出身皮匠世家的康德母親安娜成婚。妻方的其他親屬也從事染色、鞣製、製鞋等皮革相關行業。 與德國啓蒙運動時期的諸多學者和偉人一樣,康德出身贫寒。喬治夫婦一共生育了9個孩子,伊曼努尔·康德排行第四,但除他之外祇有一個姊姊、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活到成年。他的全家都是虔誠的新教徒,康德在出生翌日就受洗,而且由於其生日是普魯士曆的「以馬內利日」,得到教名以馬內利(Immanuel),並且成為他日後的名字。 母親對他影響尤其深遠。康德在自傳中寫到:「她為我種下第一粒善的種子,使我的心靈朝向大自然,喚醒並擴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誨對我一生都有極大的影響」。母親很珍視這個身體羸弱的兒子,還引導他皈依虔敬主義。康德在成年後很重視虔誠派的道德修養。 教育[编辑] 幼年康德向牧師弗朗茨·阿爾伯特·舒爾茨(德语:Franz Albert Schultz)(Franz Albert Schultz)學習。1732年,康德在母親的支持下進入舒爾茨任校長的腓特烈學院(拉丁語:Collegium Fridericianum),著重接受拉丁文的教育。 1740年进入柯尼斯堡大學。根據康德自傳,他先是攻讀神學,但是相關的文件已經遺失,無法查證。值此同時,腓特烈·威廉一世駕崩,個人素養很高、較為支持科學的腓特烈二世繼位,普魯士的學術發展面臨轉機。康德在大學裡面很快對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同時學習了哲學、物理和數學。邏輯與形而上學教授馬丁·克努岑(德语:Martin Knutzen)向他介紹萊布尼茨和牛頓的學說。 康德在大學四年級開始撰寫物理學論文,由於母親已經身故,家中財力不支,他經常中斷學業,接受救濟。1746年,康德完成第一篇作品《論對活力的正確評價》(Gedanken von der wahren Schätzung der lebendigen Kräfte)。所謂「活力」(lebendige Kraft),就是動能,康德試圖調解笛卡兒和萊布尼茨的關於動能與速度還是速度平方成正比的矛盾,他建議分情況使用兩個公式。這篇論文沒有選用拉丁語,而是以德語寫成。 同年,康德父親身故,而他的全部論文都不被克努岑接受,所以康德中斷學業,外出謀生。 離鄉任教:1747-1756[编辑] 按照當時德國貧窮大學生的習慣,康德離開柯尼斯堡,在鄉村擔任私人教師。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的時代。諸位大師無不於此積蓄力量,深化研究。 康德雖然離開故居,卻並未遠遊,始終不曾踏出國境線一步,可是這已經是他一生中離開家鄉最遙遠的時光了。1747年,他先在靠近古姆比年(Gumbinnen)的約德辰(Judtschen),給牧師安德施的三個兒子授課。立陶宛的原有居民在1709年鼠疫爆發後所剩無幾,遷入了法屬瑞士的移民,牧師因為語言不同,需要常常借助康德用德語佈道。康德自此產生了對立陶宛文化的興趣,並且伴隨終生。1750年夏,康德到奧斯德羅德的地主家任教,他最小的學生就是日後解放農奴的喬治·腓特烈。康德的第三任教職在凱瑟林伯爵家中,現存的最早康德畫像就出於凱瑟林伯爵之手。康德不僅在鄉村取得了教學經驗,還豐富了生活閱歷,為學術活動打下基礎。 康德認為這一段私人教師生涯是其一生中最為安穩與富裕的時光。他不僅有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收入也比此後相當一段時期豐厚,可以負擔兩個房間的租金和一名僕役的工資。 返鄉任教:1755-1769[编辑] 1755年康德出版其第一部重要著作《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德语: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一如康德的其他早期著作,本書的原名極長,《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或者根據牛頓定律試論整個宇宙的結構及其力學起源》(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oder Versuch von der Verfassung und dem mechanischen Ursprunge des ganzen Weltgebäudes nach Newtonischen Grundsätzen)。康德指出不能因為宇宙秩序井然而推斷上帝必然存在,因為只要自然界受必然規律支配,它就可以自發地從混沌發展到當下的完美程度。同時,康德認為上帝作為宇宙的設計者仍然有存在的理由。本書堪稱自然哲學的絕唱[11]。書中還提出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1755年,康德重返柯尼斯堡大学,4月17日,提交拉丁語論文《論火》(De igne),取得學位答辯資格,四週後通過與論文內容無關的答辯,取得碩士(Magister)學位,相當於今天的博士。6月12日舉行學位授與儀式,康德以拉丁語致辭感謝。 為了取得在大學授課的權利,康德提交了第二篇拉丁語論文《對形而上學認識論基本原理的新解釋》(Principiorum primorum cognitionis metaphysicae nova dilucidatio),9月27日通過答辯會。自此,康德成為講師,也就是編制之外的私募教師,其薪俸由願意選課的學生負擔。康德旋即開始授課,聽眾很多,由於大學教室不足,他就在寄居的教授家中開講。 1756年4月,康德致函國王,希望遞補教授空缺,並且照例提交論文《物理單子論》(Mona dologia physica)。雖然論文得到贊許,但是因為當局取消了補缺制,康德一無所獲。 教學工作是極為繁忙的:康德任教自然地理學、數學、力學、工程學、倫理學、自然科學、物理學、修辞學等學科,根據國外多本康德傳記,列了一張最繁忙的一天的時間表:8-9時邏輯學、9-10時力學、10-11時理論物理學;下午2-3時自然地理、3-4時數學[12]。 康德本人最為喜愛自然地理學,認為它是歷史的基礎。他首先將地理獨立出來,作為一門主要課程教授。可是地理學沒有教科書,也沒有綜合性著作,康德也無法以實地經驗加以補充,他完全依靠個人豐富的學識以及精彩的講解吸引學生。地理學著作是彼得堡科學院遴選康德為院士的首要因素。 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的慘敗,使整個東普魯士被俄羅斯佔領。1758年1月22日,俄軍進駐柯尼斯堡,1月24日,包括康德在內的全體市民向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效忠[13]。大學由俄方接管,運轉照常,並且幸運地因此沒有捲入戰火。康德於12月14日改為向女皇申請教授席位,可惜未能成功[14]。 1762年戰爭結束,柯尼斯堡和平移交給普魯士[13]。康德在夏末得到盧梭的著作《愛彌兒》,據傳他為此打破了外出散步的慣例。從此在他的工作室中出現了唯一的一件裝飾品:盧梭的肖像。康德認為盧梭發現了人類共有的天性,可以與發現自然規律的牛頓並論。但是深通不同民族生活狀況的康德並沒有陷入盧梭回歸自然的道路,他認為北極的遊牧生活同宮廷生活一樣鄙俗而不自然。是年冬季,發表手冊《三段論法四格的詭辯》(Die falsche Spitzfindigkeit der vier syllogistischen Figuren erwiesen),批判形式邏輯,試圖解釋判斷形成的原因。同時完成普魯士科學院徵文《對自然神論和道德原則的明晰性的研究》(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Deutlichkeit der Grundsätze der natürlichen Theologie und der Moral),指出不能將真理和善、知識和道德混為一談。 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1786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学校长;1797年辞去大学教职;1804年2月12日因衰竭而病逝。 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科恩科学院和意大利托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康德终生没有离开过柯尼斯堡。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以至当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入迷,以致错过了散步的时间。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康德自幼身体孱弱,然而却享年80岁,或许也与此有关)。不过康德是一个非常好交际的人,十分健谈,经常邀请客人与他共进晚餐。讲究吃喝,对美食有特别的偏好。 康德的一生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三大批判分別探討了認識論、倫理學以及美學。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在1795年他还出版过《论永久和平》一书,提出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其生前最后一本代表性的著作是《人類學》(1798年),一般認為其是對其整個學說的概括和總結。 康德晚年已经以一名出色的哲学家闻名于世,他去世后,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安葬在哥尼斯堡大教堂。康德终身未婚。 哲学思想综述[编辑] 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约翰·洛克、大卫·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純粹理性批判[编辑] 先天综合判断[编辑] 康德在第二版序言,做出了一个假设:“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15],這一新思路,就好像哥白尼从地心说转变成了日心说,被称之为哲學界的“哥白尼革命”。所以,“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哲学观中一个重要命题。哲学的许多基本概念甚至日常使用的基本概念都是“先天综合性的”自明性概念,如“雨”、“天”、“生”、“死”、“1+1=2”、“灵魂”,等等,正如康德所说的这些概念是“人为自然立法”的产物,也就是不能再加以追溯的人类“先验原则”所构成的基本理式——精神性结构。[16] 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来自于休谟的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的区分。休谟认为分析命题是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比如「人都是会死的」,「死」包含在「人」这个概念之中,所以一切分析命题都是必然命题,也就是先天的;综合命题的主词与谓词没有先天的逻辑关系,比如「人坐在椅子上」,休谟称之为偶然命题、也同时是后天命题。康德为了寻求既是先天必然的,又对经验世界起作用的知识,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康德不认为所有综合命题都是后天的,而一些先天的综合命题就是「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的三种命题 分析判断 综合判断 先天判断 存在 存在 后天判断 不存在 存在 在導言中,康德提出了全書的總纲:純粹理性的總任務是要解決“先天的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的問題。他将先天综合判断分为了三类:数学判断、自然科学判断和形而上学判断。並按這總問題細分了以下的三個問題:1.纯粹數學如何可能?2.纯粹自然科學如何可能?3.形而上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書大致的分為了五部份:“1.先驗感性論,2.先驗邏輯論,3.先驗分析論,4.先驗辯證論,5.先驗方法論” 先驗感性論[编辑] “先驗感性論”主要是闡明,只有通過人的感性知識(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觀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兩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覺材料,才能獲得確定的感性知識,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是數學知識的先天直觀形式。 先驗邏輯論[编辑] “先驗邏輯論”的闡明“感性必須與知性結合,直觀必須與思維結合,才能產生自然科學的知識”,因而必須有一門不同於形式邏輯的先驗邏輯來探討知性的結構及其運用於經驗對象時的各種原理。先驗邏輯立足於知識與對象的關係,即知識的內容,而不是單純的思維形式,這標著辯證邏輯在近代的萌芽。 先驗分析論[编辑] “先驗分析論”(真理的邏輯)闡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學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和條件。在概念分析論中,通過對知性判斷中的邏輯機能的分析。而先驗分析論當中的原理分析論主要闡明了知性指導判斷力把範疇運用於現象的法規。 先驗辯證論[编辑] “先驗辯證論”(幻相的邏輯)主要闡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現象去認識的本體,由此產生的作為自然傾向的形而上學只不過是一些先驗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學。康德在先驗辯證論的導言之中指出,理性這種推广能力由於要從有條件者出發通过推論去認識無條件者。 先驗方法論[编辑] 先驗方法論首先闡明,純粹理性的經驗使用雖然有正確的使用法規(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論的(思辨的、先驗的)奧用卻沒有法規可言,因而必須對其先驗使用方法(從定義出發的獨斷論、從正反兩方爭辯並互相證偽懷疑論方法、還有假設和證明的的方法等四個方面)加以訓練,確立一些「消極的」規則,以限制純粹理性的擴充到可能經驗之外的傾向,從而為建立一種有關經驗的形而上學準備了方法論的原則。 知識論要義與其他[编辑] 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时间和空间在康德看来是两个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想像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 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實踐理性批判[编辑]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康德生前发表的著作[编辑] 按照时间顺序,分中文、德文和英文的开列。其中包括康德著作最初版本信息、 德文标准版“科学院版”(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缩写为AK)的页码以及当前英美学界已经通行“剑桥版康德著作集”(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Immanuel Kant)中的页码。 时间 中文名 德文名 英文名 1749 论活力的正确评价 Gedanken von der wahren Schätzung der lebendigen Kräfte Thoughts on the True Estimation of Living Forces 1755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 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Universal Na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of Heaven 1762 四个三段论格的错误烦琐 Die falsche Spitzfindigkeit der vier syllogistischen Figuren 1763 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 Der einzig mögliche Beweisgrund zu einer Demonstration des Daseins Gottes 1763 将负值概念引入世俗智慧的尝试 Versuch den Begriff der negativen Größen in die Weltweisheit einzuführen 1763 关于自然神论与道德的原则之明晰性的研究 Untersuchung über die Deutlichkeit der Grundsätze der natürlichen Theologie und der Moral 1764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 Beobachtungen über das Gefühl des Schönen und Erhabenen 1768 论空间中方位区分的最初根据 Vom ersten Grunde des Unterschiedes der Gegenden im Raume 1770 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与原则 Von der Form der Sinnen- und Verstandeswelt und ihren Gründen 1781 纯粹理性批判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1-252).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Cambridge Edition II, tr. and ed. Paul Guyer and Allan W. Woo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83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önnen,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253-83).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that will be able to come forward as Science, in Cambridge Edition III, Theoretical Philosophy after 1781 , tr. Gary Hatfield , ed. Henry Allison and Peter H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29-170. 1784 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 Idee zu einer allgemeinen Geschichte in weltbürgerlichen Absicht,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IV (11 November), pp. 385-411 (AK VIII, 15-31). Idea for a Universal History with a Cosmopolitan Purpose,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41-53.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IV (12 December), pp. 481-94 (AK VIII, 33-42).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54-60. 1785 约·戈·赫尔德的《人类历史哲学的理念》书评:第一、二部 Rezensionen von Johann Gottfried Herders Ideen zur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der Menschheit , in Allgemeine Literatur Zeitung (Jena und Leipzig, No. 4, 6 January 1785), pp. 17-20, Supplement (Beilage) to No. 4, pp. 21-2, and issue No. 271, 15 November, pp. 15-36 (AK VIII, 43-66). Reviews of Johann Gottfried Herder's Ideas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201-20. 1785 道德形上學基礎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385-463). Grounding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 James W. Ellington,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1786 自然形而上学基础 Metaphysiche Anfangsgrü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V, 465-565). Metaphysical Foundations of Natural Science, tr. James W. Ellington, Immanuel Kant: Philosophy of Material Natur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5. 1786 人类历史开端的推测 Mutmasslicher Anfang der Menschengeschichte, in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7, January 1786, 127 (AK VIII, 107-23). Conjectures on the Beginning of Human History,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21-34. 1787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Zweite hin und wieder verbesserte Auflage, Riga,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III)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n Cambridge Edition II, tr. and ed. Paul Guyer and Allan W. Woo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88 实践理性批判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Riga, Johann Friedrich Hartknoch, (AK V, 1-163).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 Lewis White Beck,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l, 1976. 1790 判断力批判 Kritik der Urtheilskraft, Berlin und Libau, bey Lagarde und Friederich, (AK V, 165-485). Critique of Judgement, tr. James Creed Mered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793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 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ßen Vernunft,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2nd edition 1794) (AK VI, 1-202). 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 tr. Theodore M. Greene and Hoyt H. Hudson, San Francisco, Harper Torchbooks, 1960. 1793 论俗语: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实践? Ueber den Gemeinspruch: Das Mag in der Theorie richtig sein, taugt aber nicht für die Praxis, Berlinische Monatsschrift, Vol. 22, pp. 201-84 (AK VIII, 273-313). On the Common Saying: This may be true in theory, but it does not apply in practice,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61-92. 1795 论永久和平 Zum ewigen Frieden: Ein philosophischer Entwurf, Königsberg bey Friedrich Nicolovius (2nd edition 1796) (AK VIII, 341-86). 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 in Kant: Political Writings, tr. H.B. Nisbet, ed. Hans Rei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93-130. 道德形而上学 Metaphysik der Sitten,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 203-493).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 Mary J. Greg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798 学科之争 Der Streit der Fakultäten, Königsberg,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I, 1-116). The Conflict of the Faculties, tr. Mary J. Gregor, New York, Arabis Books Inc., 1979. 1798 实用人类学 Anthropologie in pragmatischer Hinsicht, Königsberg, bey Friedrich Nicolovius (AK VII, 117-333). Anthropology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tr. Victor Lyle Dowdell,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8. 1802 自然地理学 Physische Geographie,hrsg.Rink 1803 论教育学 Uber Pedagog,hrsg.Rink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译[编辑] The Science of Right, translated by W. Hastie 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 by James Fieser, based on Paul Carus's 1902 translation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lated by Norman Kemp Smith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注釋[编辑] ^ 1.0 1.1 1.2 Bird, Otto Allen. Immanuel Kant: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and early years [伊曼努爾·康德:簡述,背景與早年歲月].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3-07-31] (英语).  ^ 2.0 2.1 Hinske, Norbert. Kant, Immanuel [康德,伊曼努尔]. Neue Deutsche Biographie 11. 1977 [2013-07-28] (德语).  ^ 3.0 3.1 李泽厚.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 人民出版社. 1984-6: 444. CSBN 2001-175.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Heine, Heinrich. Zweites Buch [第二章]. Zur Geschichte der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Deutschland [德國宗教及哲學史概觀]. [1834] (德语). Die Lebensgeschichte des Immanuel Kant ist schwer zu beschreiben. Denn er hatte weder Leben noch Geschichte. Er lebte ein mechanisch geordnetes, fast abstraktes Hagestolzenleben, in einem stillen abgelegenen Gäßchen zu Königsberg, einer alten Stadt an der nordöstlichen Grenze Deutschlands. … Sonderbarer Kontrast zwischen dem äußeren Leben des Mannes und seinen zerstörenden, weltzermalmenden Gedanken! … Wenn aber Immanuel Kant, dieser große Zerstörer im Reiche der Gedanken, an Terrorismus den Maximilian Robespierre weit übertraf, so hat er doch mit diesem manche Ähnlichkeiten, die zu einer Vergleichung beider Männer auffordern. 譯文參考1936年辛人譯本 ^ 韓水法 1997, p. 239. ^ 古留加 1992, p. 2. ^ Akyol, Cigdem. Auf den Spuren Kants durch Königsberg. DIE WELT (Berlin: Axel Springer). 2008-08-30 [2013-07-30] (德语).  ^ 8.0 8.1 8.2 Vorländer. Die Stadt Königsberg [柯尼斯堡市]. 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 1924 (德语).  ^ Vorländer. Ostpreußen [東普魯士]. 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 1924 (德语).  ^ 10.0 10.1 古留加 1992, p. 5. ^ 韓水法 1997, pp. 6-8. ^ 《德國古典哲學奠基人:康德》,易杰雄著,第37頁 ^ 13.0 13.1 Der siebenjährige Krieg [七年戰爭]. Preußen Web. [2013-07-29] (德语).  ^ 古留加 1992, p. 40. ^ (德)康德,邓晓芒译. 纯粹理性的批判. : 15(BXVI). ISBN 7-01-004059-1.  ^ 参考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3月出版(哲学界一直认为这是最过硬的汉语译本) 參見[编辑] 邊沁的效益論 義務論 麥金泰爾的德行論 參考文獻[编辑] Cassirer, Ernst. Kants Leben und Lehre [康德生平及學說] 重印版. Hamburg: Meiner. 2001 [1921]. ISBN 3787314083 (德语).  Vorländer, Karl. Immanuel Kant. Der Mann und das Werk [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 第3版重印. Wiesbaden: Fourier. 2003 [1924]. ISBN 3932412184 (德语).  古留加, 阿爾森. 康德傳. 世界名人傳記叢書. 北京: 商務. 1992. ISBN 7100014247 (中文).  韓水法. 康德傳. 世界十大思想家. 石家莊: 河北人民. 1997. ISBN 720202019X (中文).  黃冠閔:〈在想像和批判之間——署名康德〉. 张志伟. 《康德的道德世界观》.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ISBN 7300020666.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伊曼努尔·康德 Kant on the Web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ant Link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pistemology and Metaphysic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斯坦福哲学百科关于康德的条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际哲学百科中关于康德的条目  相關條目連結 查 论 编 啟蒙時代  相关主题 无神论 资本主义 公民自由 反启蒙运动(英语:Counter-Enlightenment) 批判性思维 自然神论 民主 经验主义 百科全书派 开明专制 自由市场 哈斯卡拉运动 人文主义 人权 自由主义 自由、平等、博爱 方法的怀疑 自然哲学 客观性 同理心 理性 理性主义 理智 还原论 “敢于求知” 科学 科学方法 社会主义 共相 魏玛古典主义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 法国 让·勒朗·达朗贝尔 埃蒂耶纳·博诺·德·孔狄亚克 布丰 孔多塞侯爵 德尼·狄德罗 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 保尔·霍尔巴赫 孟德斯鸠 布莱兹·帕斯卡 让-雅克·卢梭 弗朗索瓦·魁奈 萨德侯爵 伏尔泰 勞恩男爵 日内瓦 菲爾曼·阿鮑齊特 让-雅克·卢梭 奥拉斯-贝内迪克特·德索叙尔 德意志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 威廉·馮·洪堡 伊曼努尔·康德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 摩西·门德尔松 弗里德里希·席勒 克里斯多夫·马丁·维兰德 赛缪尔·冯·普芬多夫 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贝格 克里斯蒂安·沃爾夫 希腊 里加斯·费莱奥斯(英语:Rigas Feraios) 阿达曼提奥斯·科拉伊斯(英语:Adamantios Korais) 爱尔兰 乔治·贝克莱 罗伯特·波义耳 埃德蒙·伯克 约翰·托兰德 意大利 切萨雷·贝卡里亚 盖塔诺·菲兰杰里(英语:Gaetano Filangieri) 安东尼奥·杰诺韦西(英语:Antonio Genovesi) 皮埃特罗·维里(英语:Pietro Verri) 路易吉·伽伐尼 詹巴蒂斯塔·维柯 尼德兰 巴爾薩澤·貝克(英语:Balthasar Bekker) 彼得·代·拉·考特(英语:Pieter de la Court) 柏图斯·库那乌斯(英语:Petrus Cunaeus) 胡果·格老秀斯 弗朗索瓦·赫姆斯特休斯(英语:François Hemsterhuis)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亚德里亚安·科尔巴格(英语:Adriaan Koerbagh) 弗雷德里克·范·林霍夫(英语:Frederik van Leenhof) 安東尼·范·列文虎克 伯纳德·纽汶蒂(英语:Bernard Nieuwentyt) 巴魯赫·斯賓諾莎 简·斯旺默丹 亨德里克·韦尔马斯(英语:Hendrik Wyermars) 波兰 塔德乌什·恰茨基(英语:Tadeusz Czacki) 胡戈·科万塔伊 斯坦尼斯瓦夫·科纳尔斯基(英语:Stanisław Konarski) 伊格内修·克拉西茨基(英语:Ignacy Krasicki) 尤利安·乌尔辛·聂姆策维奇(英语:Julian Ursyn Niemcewicz) 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 延杰伊·希尼亚德茨基(英语:Jędrzej Śniadecki) 斯塔尼斯瓦夫·斯塔西茨(英语:Stanisław Staszic) 约瑟夫·维比茨基(英语:Józef Wybicki) 葡萄牙 塞巴斯蒂昂·若泽·德卡瓦略-梅洛 俄罗斯 叶卡捷琳娜二世 傑尼斯·伊萬諾維奇·馮維辛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拉季舍夫 羅曼諾夫娜·沃龍佐娃·達什科娃(英语:Yekaterina Vorontsova-Dashkova) 西班牙 卡洛斯三世 贝尼托·赫罗尼默·费伊豪·蒙特内格罗(英语:Benito Jerónimo Feijóo y Montenegro) 英国 弗兰西斯·培根 约瑟夫·布拉克 詹姆士·包斯威尔 亚当·福格森 爱德华·吉本 罗伯特·胡克 大卫·休谟 法兰西斯·哈奇森 塞缪尔·约翰逊 约翰·洛克 艾萨克·牛顿 托马斯·里德 亚当·斯密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美国 本杰明·富兰克林 托马斯·杰斐逊 詹姆斯·麦迪逊 乔治·梅森 托马斯·潘恩 分类 查 论 编 科学哲学 概念 分析 分析-綜合區別 先驗 因果 可公度性 構想(英语:Construct (philosophy)) 划界问题 经验证据 解釋力(英语:Explanatory power) 事實 可证伪性 我們現在不知道,將來也不知道 归纳推理 智巧(英语:Ingenuity) 探究(英语:Inquiry) 科學探究模型(英语:Models of scientific inquiry) 本性(英语:Nature (philosophy)) 客觀性 观察 范式 歸納問題(英语:Problem of induction) 科學解釋(英语:Models of scientific inquiry) 定律 科学方法 科学革命 科学理论 可測試性 選擇理論 科學元理論 驗證整體論(英语:Confirmation holism) 真理融貫論 語境主義(英语:Contextualism) 傳統主義(英语:Conventionalism) 演繹的法則的(英语: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 实证主义-还原论-決定論 可謬論 基礎主義(英语:Foundationalism) 假設-演繹模型(英语:Hypothetico-deductive model) 無限主義(英语:Infinitism) 工具主義 实用主义 理性主义 / 经验主义 科學理論的接受觀(英语:Received view of theories) / 語義觀(英语:Semantic view of theories) 科學實在論 / 反實在論(英语:Anti-realism) 科学主义 自然主义 怀疑论 均變論 活力論 科學哲學 相關條目 知识论 科學哲學史(英语: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史 物理哲学 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哲學(英语:Philosophy of thermal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化学哲学 生物學哲學 演化思想史 環境哲學 時間和空間哲學(英语:Philosophy of space and time) 神經科學哲學(英语:Neurophilosophy) 精神哲学 心理學哲學(英语: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感知哲學(英语: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人工智能哲學 計算機科學哲學(英语:Philosophy of computer science) 信息哲学 技術哲學(英语: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社會科學哲學(英语: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伪科学 宗教与科学 科學修辭學(英语:Rhetoric of science) 科學知識社會學(英语: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更多...(英语:Index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articles) 科学哲学家 古典时期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 斯多葛主義 中世纪 聖維克托的休格 罗吉尔·培根 伊本·魯世德 多明尼库斯·贡狄萨利奴斯(英语:Dominicus Gundissalinus) 羅伯特·基爾沃比(英语:Robert Kilwardby) 奥卡姆的威廉 近代 弗兰西斯·培根 皮埃尔·伽桑狄 勒内·笛卡尔 伽利略·伽利莱 托马斯·霍布斯 艾萨克·牛顿 18~19世纪 伊曼努尔·康德 弗里德里希·谢林 威廉·維赫維爾 奥古斯特·孔德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赫伯特·斯宾塞 威廉·冯特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威廉·文德尔班 儒勒·昂利·庞加莱 皮埃尔·迪昂 魯道夫·斯坦納 卡尔·皮尔逊 科学哲学创立 卡尔·波普尔 查理·鄧巴·博爾德(英语:C. D. Broad)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托马斯·库恩 拉卡托什·伊姆雷 其他 现代哲学家 分析哲學: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伯特兰·罗素 卡尔·亨普尔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 精神哲学:奧圖·紐拉特 鲁道夫·卡尔纳普 尤尔根·哈贝马斯 其他:保罗·费耶阿本德 丹尼爾·丹尼特 路德維克·弗萊克 主題 分類 查 论 编 宗教哲学 宗教概念 來世 尤西弗罗困境 信仰 智能设计论 神迹 罪恶问题 宗教信仰 灵魂 精神 神义论 神學無用論(英语:Theological veto) 神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神学(英语:Aristotelian theology) 梵 巨匠造物主 神圣至简(英语:Divine simplicity) 倫理利己主義 太一 聖靈 仇神論(英语:Misotheism) 泛自然神論 人格神(英语:Personal god) 進程神學(英语:Process theology) 至高存在 不動的動者(英语:Unmoved mover) 各信仰中的神 亚伯拉罕宗教(英语:God in Abrahamic religions) 佛教(英语:Creator in Buddhism) 基督教 印度教(英语:God in Hinduism) 伊斯兰教 耆那教(英语:God in Jainism) 犹太教(英语:God in Judaism) 摩门教(英语:God in Mormonism) 锡克教(英语:God in Sikhism) 巴哈伊信仰 巫术(英语:Wiccan views of divinity) 神的存在性 支持 美论证 基督论证 意识论证 宇宙学论证 程度论证 欲望论证 宗教经验论证 爱论证 奇迹论证 美德论证 本体论论证 帕斯卡的賭注 合理基础论证 理智论证 目的论论证 超验主义关于神存在的论证 目击者论证 反对 终极波音747策略 无神论者的赌注 伊壁鳩魯悖論 自由意志悖論(英语:Argument from free will) 地狱问题(英语:Problem of Hell) 不一致启示论证 无信仰论证(英语:Argument from nonbelief) 神学語言非认知主义(英语:Theological noncognitivism) 奥卡姆剃刀 全能悖论 肚脐假设(英语:Omphalos hypothesis) 坏设计论证(英语:Poor design) 羅素的茶壺 无知者的命运(英语:Fate of the unlearned) 宗教理论 无宇宙论 不可知论 泛靈論 反宗教主义 无神论 明理思想運動 法 (印度哲學) 自然神论 神圣命令论 二元论 秘教 宗教排他论 存在主义 (基督教、不可知论、无神论) 婦女神學 諾斯底主義 单一主神教 人文主义 (宗教、世俗、基督教) 宗教兼容主义 一元论 一神教 神秘主义 自然主义 (形而上、宗教、人文主义) 新纪元运动 非二元论 非有神论 泛自然神论 泛神论 多神论 过程神学 宗教原教旨主义 宗教唯心论 萨满教 道教 有神论 先验论 多重宗教身份認同 宗教多元主義 更多... 宗教哲学家 (按活跃年代) 古代 中世纪 赫拉克利特 奥古斯丁 波爱修斯 安瑟莫 迈蒙尼德 马尔毛帖的高尼罗 鲁世德(阿威罗伊) 托马斯·阿奎那 米兰多拉 伊拉斯谟 启蒙运动 笛卡儿 帕斯卡 斯宾诺莎 威廉·沃勒斯顿 托马斯·乔伯 大卫·休谟 霍尔巴赫 康德 赫尔德 1800 1850 1880 1900 施莱尔马赫 黑格尔 威廉·维赫维尔 费尔巴哈 克尔凯郭尔 立敕尔 海克尔 克利福德 尼采 哈格尔德·霍夫丁 威廉·詹姆士 弗拉基米尔·索罗沃夫 恩斯特·特勒爾奇 鲁道夫·奥托 列夫·舍斯托夫 布尔加科夫 弗洛伊德 卡西尔 1920 战后 1970 1990 乔治·桑塔亚那 罗素 帕弗罗·弗罗伦斯基 马丁·布伯 保羅·田立克 卡爾·巴特 布鲁内尔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米尔恰·以利亚德 J. L. 麦凯 彼得·积奇 安东尼·弗鲁 威廉·阿尔斯顿 威廉·L·罗 阿尔文·普兰丁格 斯温伯恩 羅伯特·摩尔日修·亚当斯 丹尼爾·丹尼特 威廉·莱恩·柯莱格 相关条目 宗教批判 查经 宗教史 宗教 宗教學 宗教哲学 神學 宗教與科學 政治与宗教 理性与信仰 更多... 主题门户  ·  分类目录 查 论 编 形而上学 学者 古代 巴门尼德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中世纪 迈蒙尼德 迦毗罗 普罗提诺 邓斯·司各脱 托马斯·阿奎那 近代 弗朗西斯科·苏亚雷斯 尼古拉·马勒伯朗士 勒内·笛卡儿 约翰·洛克 大卫·休谟 托马斯·里德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艾萨克·牛顿 巴鲁赫·斯宾诺莎 18~19世纪 伊曼努尔·康德 乔治·贝克莱 G.W.F.黑格尔 亚瑟·叔本华 卡爾·馬克思 弗里德里希·尼采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若瑟·马雷夏(英语:Joseph Maréchal) 19~20世纪 亨利·柏格森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伯特兰·罗素 鲁道夫·卡尔纳普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 当代 马丁·海德格尔 朵洛西·埃米特(英语:Dorothy Emmet) 乔治·爱德华·摩尔 让-保罗·萨特 吉尔伯特·赖尔 希拉里·怀特哈尔·普特南 斯特劳森 柯林武德 Adolph Stöhr(英语:Adolph Stöhr) 索尔·阿伦·克里普克 伊莉莎白·安斯康姆 唐纳德·戴维森 迈克尔·达米特 阿尔文·普兰丁格 彼得·范·因维根(英语:Peter van Inwagen) 德里克·帕菲特 理论 行動理論 反实在论(英语:Anti-realism) 決定論 二元論 生成论(英语:Enactivism) 本质主义 存在主义 自由意志 印度教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自由意志主义(英语:Libertarianism (metaphysics)) 自由 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生命的意義 一元论 自然主义 虚无主义 现象主义 實在論 物理主义 柏拉图式唯心主义(英语:Platonic idealism) 相對主義 数论 科學實在論 唯我論 主觀主義 实体论(英语:Substance theory) 类型论 概念 抽象客体 世界灵魂(英语:Anima mundi) 存有 范畴 因果 選擇 我思故我在 概念 涉身认知(英语:Embodied cognition) 實體 本质 存在 經驗 有实体设定的抽象(英语:Hypostatic abstraction) 想法 同一性 同一性與變化 信息 洞察(英语:Insight) 智力 意思表示 情态 物质(英语:Matter (philosophy)) 意义(英语:Meaning (existential)) 模因学 心灵 运动 必要性 观念(英语:Notion (philosophy)) 客體 模式 知觉 物体 原理 性质 感质 质(英语:Quality (philosophy)) 現實 灵魂 主体 实体形式(英语:Substantial form) 思想 时间 真理 类型–个例之辨(英语:Type–token distinction) 共相 不可觀測性 价值 相关话题 價值論 宇宙学 知识论 後設 本体论 精神哲学 科学哲学 心理学哲学(英语: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自我哲学 时空的哲学(英语:Philosophy of space and time) 目的論 理论物理学 分类 主题 专题 相关更改 查 论 编 知识论 学者 托马斯·阿奎那 希波的奥古斯丁 威廉·阿尔斯顿(英语:William Alston) 罗伯特·奥迪(英语:Robert Audi) A.J. 艾耶尔 乔治·贝克莱 劳伦斯·邦久(英语:Laurence BonJour) 勒内·笛卡尔 爱德蒙德·葛梯尔 阿尔文·戈德曼(英语:Alvin Goldman) 纳尔逊·古德曼 保罗·格莱斯 大卫·休谟 伊曼努尔·康德 索伦·克尔凯郭尔 索尔·克里普克 约翰·洛克 G.E. 摩尔 罗伯特·诺齐克 阿尔文·普兰丁格 柏拉图 希拉里·普特南 托马斯·里德 P.F. 斯特劳森 W.V.O. 蒯因 伯特兰·罗素 维特根斯坦 尼古拉斯·沃特斯多夫(英语:Nicholas Wolterstorff) 维也纳学派 理论 真理融贯论 建构主义认识论(英语: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情境主义 决定论 经验主义 进化知识论(英语: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可谬论 女性主义知识论(英语:Feminist epistemology) 信仰主义 基础主义 发生认识论(英语:Genetic epistemology) 整全观 无限主义(英语:Infinitism) 固有观念说(英语:Innatism) 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英语:Internalism_and_externalism) 朴素实在论(英语:Naïve realism) 自然主义知识论(英语:Naturalized_epistemology) 现象主义 实证主义 还原主义 可靠主义(英语:Reliabilism) 表现实在论(英语:representative realism) 理性主义 怀疑论 理型论 先验观念论(英语:Transcendental idealism) 均变论 概念 先验 分析 分析-综合区别 信念 因果 常识 陈述性知识 探索性思考(英语:Exploratory thought) 葛梯尔问题 理由(英语:Theory of justification) 知识 归纳 客观性 归纳问题(英语:Problem of induction) 他心問題 知觉 命题 回溯论证(英语:Regress argument) 简单(英语:Simplicity) 思辨理性(英语:Speculative reason) 真理 更多... 相关条目 知识论概要 Alethiology(英语:Alethiology) 理性与信仰(英语:Faith and rationality) 形式知识论(英语:Formal epistemology) 元知识论 感知哲学(英语: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科学哲学 社会知识论(英语:Social epistemology) 主题 分类 专题 历史 查 论 编 伦理学(道德哲学) 相关条目 应用伦理学 · 规范伦理学 · 元伦理学 · 描述倫理學 · 医学伦理学 · 數學倫理學 · 工程倫理學 · 專業倫理學 · 環境倫理學 · 生物倫理學 · 性倫理學 概念 自由 · 自主 · 权利 · 良心 · 价值 · 道德 · 责任 · 关怀 · 人性 · 正义 · 原理 · 美德 · 幸福 · 准则 · 痛苦 · 平等 · 信任 · 自由意志 · 共识 · 自然权利 · 人权 · 正义战争 · 价值论/价值观 · 善惡(善 · 恶) · 商业伦理 理论 功利主义 · 歸結主義 · 义务论 · 关怀伦理学 · 德性伦理学 · 情緒主義 哲学家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奥古斯丁  · 阿奎那 · 斯宾诺莎 · 休谟 · 康德 · 黑格尔 · 叔本华 · 边沁 · 密尔 · 齊克果 · 西季威克 · 尼采 · 摩尔 · 罗尔斯 · 威廉姆斯 · 麦基 · 麦金泰尔 · 辛格 · 帕菲特 · 斯坎伦 · 内格尔 · 泰勒 · 阿蘇爾門迪(英语:Joxe Azurmendi) 查 论 编 宗教哲学 宗教概念 來世 尤西弗罗困境 信仰 智能设计论 神迹 罪恶问题 宗教信仰 灵魂 精神 神义论 神學無用論(英语:Theological veto) 神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神学(英语:Aristotelian theology) 梵 巨匠造物主 神圣至简(英语:Divine simplicity) 倫理利己主義 太一 聖靈 仇神論(英语:Misotheism) 泛自然神論 人格神(英语:Personal god) 進程神學(英语:Process theology) 至高存在 不動的動者(英语:Unmoved mover) 各信仰中的神 亚伯拉罕宗教(英语:God in Abrahamic religions) 佛教(英语:Creator in Buddhism) 基督教 印度教(英语:God in Hinduism) 伊斯兰教 耆那教(英语:God in Jainism) 犹太教(英语:God in Judaism) 摩门教(英语:God in Mormonism) 锡克教(英语:God in Sikhism) 巴哈伊信仰 巫术(英语:Wiccan views of divinity) 神的存在性 支持 美论证 基督论证 意识论证 宇宙学论证 程度论证 欲望论证 宗教经验论证 爱论证 奇迹论证 美德论证 本体论论证 帕斯卡的賭注 合理基础论证 理智论证 目的论论证 超验主义关于神存在的论证 目击者论证 反对 终极波音747策略 无神论者的赌注 伊壁鳩魯悖論 自由意志悖論(英语:Argument from free will) 地狱问题(英语:Problem of Hell) 不一致启示论证 无信仰论证(英语:Argument from nonbelief) 神学語言非认知主义(英语:Theological noncognitivism) 奥卡姆剃刀 全能悖论 肚脐假设(英语:Omphalos hypothesis) 坏设计论证(英语:Poor design) 羅素的茶壺 无知者的命运(英语:Fate of the unlearned) 宗教理论 无宇宙论 不可知论 泛靈論 反宗教主义 无神论 明理思想運動 法 (印度哲學) 自然神论 神圣命令论 二元论 秘教 宗教排他论 存在主义 (基督教、不可知论、无神论) 婦女神學 諾斯底主義 单一主神教 人文主义 (宗教、世俗、基督教) 宗教兼容主义 一元论 一神教 神秘主义 自然主义 (形而上、宗教、人文主义) 新纪元运动 非二元论 非有神论 泛自然神论 泛神论 多神论 过程神学 宗教原教旨主义 宗教唯心论 萨满教 道教 有神论 先验论 多重宗教身份認同 宗教多元主義 更多... 宗教哲学家 (按活跃年代) 古代 中世纪 赫拉克利特 奥古斯丁 波爱修斯 安瑟莫 迈蒙尼德 马尔毛帖的高尼罗 鲁世德(阿威罗伊) 托马斯·阿奎那 米兰多拉 伊拉斯谟 启蒙运动 笛卡儿 帕斯卡 斯宾诺莎 威廉·沃勒斯顿 托马斯·乔伯 大卫·休谟 霍尔巴赫 康德 赫尔德 1800 1850 1880 1900 施莱尔马赫 黑格尔 威廉·维赫维尔 费尔巴哈 克尔凯郭尔 立敕尔 海克尔 克利福德 尼采 哈格尔德·霍夫丁 威廉·詹姆士 弗拉基米尔·索罗沃夫 恩斯特·特勒爾奇 鲁道夫·奥托 列夫·舍斯托夫 布尔加科夫 弗洛伊德 卡西尔 1920 战后 1970 1990 乔治·桑塔亚那 罗素 帕弗罗·弗罗伦斯基 马丁·布伯 保羅·田立克 卡爾·巴特 布鲁内尔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米尔恰·以利亚德 J. L. 麦凯 彼得·积奇 安东尼·弗鲁 威廉·阿尔斯顿 威廉·L·罗 阿尔文·普兰丁格 斯温伯恩 羅伯特·摩尔日修·亚当斯 丹尼爾·丹尼特 威廉·莱恩·柯莱格 相关条目 宗教批判 查经 宗教史 宗教 宗教學 宗教哲学 神學 宗教與科學 政治与宗教 理性与信仰 更多... 主题门户  ·  分类目录 查 论 编 美学 學者 Abhinavagupta 狄奧多·阿多諾 漢斯·烏爾斯·馮·巴爾塔薩 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 Clive Bell 伯納德·鮑桑葵 Edward Bullough 罗宾·乔治·柯林武德 Arthur Danto 约翰·杜威 Hubert Dreyfus Curt John Ducasse Thierry de Duve Roger Fry 纳尔逊·古德曼 G.W.F.黑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 大卫·休谟 伊曼努尔·康德 保羅·克利 蘇珊·朗格 西奥多·利普斯 捷尔吉·卢卡奇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Joseph Margolis 雅克·馬里頓 Thomas Munro 弗里德里希·尼采 何塞·奧特嘉·伊·加塞特 Dewitt H. Parker Stephen Pepper David Prall George Lansing Raymond I·A·瑞恰慈 乔治·桑塔亚那 弗里德里希·席勒 亚瑟·叔本华 艾温·辛格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莫里斯·韋茲 理查德·沃雷姆 理论 古典主義 歷史主義 現代主義 后现代主义 精神分析學 浪漫主义 象征主义 進化美學 概念 浪漫主义 美学解读 Art manifesto 前衛 美 厭煩 坎普风 喜劇 創造力 可愛 厭惡 Ecstasy 高雅 娛樂 情色性 凝視 和声 裁判 (法律) 欲樂 刻奇 Life imitating art Magnificence Mimesis 知觉 Quality Rasa Reverence 艺术风格 崇高 品味 作品 相關 音乐美学 应用美学 建筑 艺术 艺术批评 美食學 History of painting 幽默 日本美學 Literary merit 數學之美 数学和艺术 Neuroesthetics 绘画 设计哲学 电影哲学 音乐哲学 诗歌 雕塑 绘画理论 悲劇 分类:美学 查 论 编 法學 理論法學 法理學 法律哲學 法理論學 法社會學 法律經濟學 法史學 部門法學 憲法學 憲法學 刑事法學 總則 分則 民事法學 總則 債 物權 親屬 繼承 刑事訴訟法學 總則 第一審 上訴 抗告 再審 非常上訴 簡易程序 協商程序 執行 附帶民事訴訟 民事訴訟法學 總則 第一審程序 上訴審程序 抗告程序 再審程序 第三人徹銷訴訟程序 督促程序 保全程序 公告催告程序 行政法學 行政法學 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 其它相關 準備程序 法律 法學分類 法律主題 查 论 编 哲学  分支(形而上学 · 知识论 · 逻辑学 · 伦理学 · 美学) 哲学与…… 行动 艺术 文化(英语:Philosophy_of_culture) 设计 音乐 电影 存在 商业(英语:Philosophy_of_business) 对话(英语:Philosophy_of_dialogue) 教育 环境 医疗(英语:Philosophy of healthcare) 历史 人性 幽默(英语:Theories_of_humor) 语言 文学 数学 精神 痛苦(英语:Pain_(philosophy)) 心理学(英语:Philosophy_of_psychology) 神经哲学(英语:Neurophilosophy) 哲学 宗教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性(英语:Philosophy_of_sex) 社会科学(英语:Philosophy_of_social_science) 经济 公正 法律 政治 社会 时空(英语:Philosophy_of_space_and_time) 技术 计算机(英语:Philosophy_of_computer_science) 工程(英语:Philosophy_of_engineering) 情报 战争(英语:Philosophy_of_war)  哲学学派 哲学史 西方 古典 中世纪 文艺复兴 近代(巴洛克时期 · 启蒙时代 · 19世紀) 当代 东方 古典 中国 儒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魏晉玄学 道家 杨朱 禅宗 希腊-希臘化哲學 前苏格拉底 毕达哥拉斯主义 诡辩学派 柏拉图主义 亚里斯多德主义(逍遥学派) 犬儒學派 伊比鳩魯學派 斯多亞學派 新柏拉图主义 解釋學 印度 佛教(英语:Buddhist_philosophy) 顺世论 印度教(英语:Hindu_philosophy) 耆那教(英语:Jain_philosophy) 波斯(英语:Iranian philosophy) 玛兹达教(英语:Mazdak#Mazdakism) 祆教 楚尔凡教义(英语:Zurvanism) 中世紀 9 – 16 世纪 基督欧洲 经院哲学 人文主义 托马斯主义(阿奎那) 东亚 宋明理學(程朱理学 · 陆王心学 · 事功学派) 韓國儒學 日本朱子学 印度 新逻辑学派(印度哲学)(英语:Navya-Nyāya) 有保留的非二元论(英语:Vishishtadvaita) 二元论(英语:Dvaita) 伊斯兰 阿威罗伊主义(英语:Averroism) 阿维森纳 照明主义(英语:Illuminationism) 伊斯兰教义学 苏菲主义(英语:Sufi_philosophy) 犹太教 犹太-伊斯兰(英语:Judeo-Islamic philosophies (800–1400)) 近代 17 – 19 世纪 人物 新托马斯主义 笛卡尔主义 康德主义 新康德主义 黑格尔主义(英语:Hegelianism)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唯心 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绝对唯心论(英语:Absolute_idealism) 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效益主義 实用主义 其他 自由主义 无政府主义 現代主義 現象學 超验主义 存在主义 日本國學 新儒家 当代 20 – 21 世纪 分析 分析女性主义(英语:Analytical_feminism) 结果论 實驗哲學 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英语:Internalism_and_externalism) 证伪主义 基础主义 和 真理融贯论 逻辑实证主义 法律实证主义 蒯因的自然主义(英语:Naturalized_epistemology) 日常語言哲學 寂静主义 罗尔斯主义 改革宗知识论(英语:Reformed epistemology) 后分析哲学(英语:Postanalytic_philosophy) 效益主義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 维也纳学派 维特根斯坦 欧陆 批判理論 解構主義 存在主义 女性主义 法蘭克福學派 后现代主义(英语:Postmodern_philosophy) 後結構主義 社会建构主义 結構主義 其他 京都学派 俄国宇宙主义(英语:Russian_cosmism) 更多  领域 形上学 原子论 二元论 一元论 自然主义 本体论 行动 事件 过程哲学(英语:Process philosophy) 現實 反实在论(英语:Anti-realism) 概念論 唯心主義 唯物主义 自然主义 唯名論 實在論 知识论 理性主义 唯心主义(英语:Epistemological idealism) 经验主义 建构主义(英语: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特殊主义(英语:Epistemological particularism) 怀疑论(英语:Philosophical_skepticism#Epistemology_and_skepticism) 唯我論 信仰主義 精神 行为主义 取消主义 副现象论 机能主义(英语:Functionalism_(philosophy_of_mind))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伦理学 结果论 义务伦理学 德性倫理學 自由意志 相容论 決定論 自由意志主义(英语:Libertarianism_(metaphysics)) 规范性(英语:Norm (philosophy)) 绝对主义 特殊主义(英语:Moral_particularism) 相对主义 虚无主义 怀疑主义 普遍主义 美学 形式主义 Institutionalism(英语: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 Aesthetic response(英语:Aesthetic emotions)   各地区哲学 哲学相关列表 各地区哲学 非洲(埃塞俄比亚(英语:Ethiopian_philosophy)) 阿兹特克(英语:Aztec_philosophy) 东方(中国 · 日本 · 朝韩(英语:Korean_philosophy) · 香港 · 臺灣 · 印度 · 伊朗(英语:Iranian philosophy) · 印尼(英语:Indonesian_philosophy) · 巴基斯坦(英语:Pakistani_philosophy)) 西方(美国(英语:American_philosophy) · 英國 · 丹麦(英语:Danish_philosophy) · 法国(英语:French_philosophy) · 德国 · 希腊 · 意大利(英语:Italian_philosophy) · 波兰(英语:Polish_philosophy) · 罗马尼亚(英语:Romanian_philosophy) · 俄国(英语:Russian_philosophy) · 斯洛文尼亚(英语:Slovene_philosophy)) 列表 概要 索引 问题 学派 词汇表 哲学概念列表 哲学家 运动 出版物 主题 分类 专题 最近更改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IBSYS: 90066754 BNA: 000029470 BNE: XX1002482 BNF: cb11909393p (data) CiNii: DA00159992 CONOR: 6276707 FAST: 31763 GND: 118559796 ISNI: 0000 0001 2282 4025 LCCN: n79021614 LNB: 000015134 MusicBrainz: 871df78f-da37-417c-a898-a5de1f9a7ef0 MGP: 106921 NDL: 00445131 NKC: jn19990004171 NLA: 35259064 NNL: 000602488 NSK: 000100107 NTA: 000100107 RKD: 447563 ICCU: IT\ICCU\CFIV\000707 SELIBR: 192570 SNAC: w62r3q53 SUDOC: 02694507X ULAN: 500107055 VIAF: 8208849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伊曼努尔·康德&oldid=63535536” 分类: 1724年出生 1804年逝世 伊曼努爾·康德 康德主义哲学家 德国哲学家 德国政治哲学家 德国政治理论家 德国人类学家 德国逻辑学家 德国古典自由主义者 德意志法学家 德意志民族主义者 啟蒙運動哲學家 欧陆哲学家 知识论者 本體論者 美學家 形而上学学者 唯心主義者 理性主义者 道德哲学家 自然哲學家 文化哲學家 教育哲学家 法律哲學家 文學哲學家 心灵哲学家 宗教哲学家 科学哲学家 性哲學家 社会哲学家 社会科学哲学家 社會評論家 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柯尼斯堡大學教師 柯尼斯堡大學校友 德國信義宗教徒 德國不可知論者 18世紀哲學家 18世纪作家 柯尼斯堡人 隐藏分类: CS1英语来源 (en) CS1德语来源 (de) 引文格式1错误:日期 使用受影响于参数的人物信息框 含有签名的传记作品 含有hCards的条目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不同 含有德語的條目 含有拉丁語的條目 含有英語的條目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BN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CONO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LNB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MusicBrainz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MG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NN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NS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RKDartist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S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SELIB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ULA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26元素的规范控制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条目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视图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引用本页 维基数据项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 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语录 其他语言 Afrikaans Alemannisch አማርኛ Aragonés العربية الدارجة مصرى Asturianu Aymar aru Azərbaycanca تۆرکجه Башҡортса Žemaitėška Bikol Central Беларуская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 Български भोजपुरी বাংলা Brezhoneg Bosanski Буряад Català Chavacano de Zamboanga Нохчийн Cebuano کوردی Čeština Чӑвашла Cymraeg Dansk Deutsch Zazaki Ελληνικά Emiliàn e rumagnòl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Eesti Euskara Estremeñu فارسی Suomi Võro Føroyskt Français Arpetan Nordfriisk Frysk Gaeilge 贛語 Kriyòl gwiyannen Gàidhlig Galego ગુજરાતી עברית हिन्दी Fiji Hindi Hrvatski Magyar Հայերեն Interlingua Bahasa Indonesia Interlingue Ilokano Ido Íslenska Italiano 日本語 Patois Jawa ქართული Qaraqalpaqsha Taqbaylit Kabɩyɛ Қазақша ಕನ್ನಡ 한국어 Kurdî Кыргызча Latina Lëtzebuergesch Лезги Lingua Franca Nova Limburgs Ligure Ladin Lumbaart لۊری شومالی Lietuvių Latviešu मैथिली Malagasy Македонски മലയാളം Монгол मराठी Кырык мары Bahasa Melayu Malti Mirandés မြန်မာဘာသာ Эрзянь Nāhuatl Plattdüütsch नेपाली नेपाल भाषा Nederlands Norsk nynorsk Norsk bokmål Occitan Livvinkarjala ਪੰਜਾਬੀ Polski Piemontèis پنجابی پښتو Português Runa Simi Rumantsch Română Русский Русиньскый Kinyarwanda संस्कृतम् Саха тыла Sardu Sicilianu Scots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lovenčina Slovenščina Shqip Српски / srpski Sunda Svenska Kiswahili தமிழ் తెలుగు Тоҷикӣ ไทย Tagalog Tok Pisin Türkçe Татарча/tatarça Українська اردو Oʻzbekcha/ўзбекча Vepsän kel’ Tiếng Việt West-Vlams Volapük Winaray 吴语 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 ייִדיש Yorùbá Zeêuws 文言 Bân-lâm-gú 粵語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15:20。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